Donate
危機帶來的新契機
Apr 01, 2020

危機帶來的新契機

By EJF Staff

世界上許多人今年的「地球一小時」(3/29) 是在家中度過,這是一個陌生且焦慮的時刻,但我們因社交距離而凝聚在一起,透過避免與他人接觸,減緩新冠狀病毒(COVID-19)的傳播,希望能拯救更多生命。

地球一小時是一個沈思的時刻,思考人類如何與地球和諧相處。今年,在新冠狀病毒的陰影下,這個日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新冠狀病毒的大流行從2019年底開始,但直到今天,仍有許多國家政府還沒有意識到病毒威脅的嚴重性。許多歐洲國家以及美國都一直拖到上千人死亡,威脅迫在眉梢時才開始緊急動作。

然而這樣的應變狀況絕對不能發生在處理氣候危機上。氣侯危機的規模及其所造成的結果太龐大,我們無法讓它立即停止、無法封城、無法逃跑。

「繼續拖延、 折衷和自我安慰式的權宜之計的時代已經接近尾聲;取而代之的,我們將開始生活於其後果之中[1]」- 溫斯頓邱吉爾 1936年11月12日。

我們必須用這次的地球一小時認清未來的挑戰,並採取適當的行動。病毒過後,各國政府勢必會有各種刺激經濟復甦的措施,這將會是非常困難的時刻,但也是改變的契機。各國必須要做出明智的選擇,確保這些經濟措施能夠與緩解氣候危機的目標一至,創造繁榮,且讓地球及人類永續發展的綠色經濟

隨著新冠狀病毒的影響越來越明確,為了妥善處理危機,各國政府陸續開始快速的調動大量國家資源,這樣的效率也必須用在處理氣候危機的問題上。

去年,世界各地對氣候行動的支持大量增加,全球氣候罷工號召了400萬人,反抗滅絕組織(Extinction Rebellion)的抗議讓倫敦市中心癱瘓,歐洲成為第一個宣布氣候緊急狀態的大陸。

各國政府對氣候行動的支持也必須達到相同的深度及廣度,科學家和決策者已經一致認為2020年是使地球維持1.5度的「最後機會」,今年就像格拉斯哥COP26這樣的關鍵公約代表了地球的最終希望。

各國必須努力減少全球供應鏈中的能源消耗,並確保貿易協定及多邊條約將環境因素納入考量,並且不將碳排透過探審計轉嫁於其他國家。這表示各國都認知到這場氣候危機需要國際社會做出一致的解決對策,各個國家都必須盡其所能做出貢獻 – 每減緩升溫半度都是拯救世界數百萬人的性命。

[1] 翻譯取自:http://www.etnet.com.hk/www/tc/diva/art/oneminreading/30734